2022年11月22日下午,围绕“一流本科专业暨本科课程”建设目标,英语系举行了一场以“以教促研,挖掘教研潜力”为主题的教学科研沙龙。本次沙龙以线上形式进行,由王勇老师主持,英语系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教学科研研讨活动。
本次沙龙特别邀请刘素君、张玥、匡晓文和刘汉军老师就其新近发表的科研论文或项目结项情况,分享他们在教学、课程开发建设、科研论文或项目研究方面的成果与经验,旨在交流研讨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分享会上,刘素君老师首先回顾分享了自己摸索开展科研活动的经历,特别强调了研究各级各类项目选题指南中相关提示信息的重要性,讲述了自己申请项目的一些感想。结合近年国家社科、海南省社科等项目立项名录,详细解释了如何抓取其中的关键词与核心信息,拓展思考,挖掘具有价值的选题。接着,刘老师结合自己国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情况,利用申请书文件,针对性地解读了其中的关键点,分享了自己申请过程的焦点内容以及撰写思路,还专门分享了项目成员设置以及结项要求等方面的心得体会。然后,刘老师主要以商务英语谈判这门课程为例,讲述了申请校级金课的经历,后续以编著作为成果申请到校教学改革成果二等级,再以成果继续申请海南省一流课程建设的过程,建议大家在日常教学中多多积累相关素材,要敢于尝试,实现更大的进步和突破。
张玥老师分享了基于二元话语语法的现代汉语词汇与句法现象研究,以汉语单音节副词“都”为具体案例,结合丰富的现代汉语语料,利用定量统计工具等科学计量手段方法,探讨论证了副词延伸现象、方位词的一词多义等核心研究议题。基于语言本体研究,张老师还结合个人学习研究经历,参照近年来国家社科的方向性条目以及立项项目,进一步指明了语言本体研究中形态句法等重要方向,以及语篇互动、汉外教学中的指称词与副词等的语义语用现象、语言历时演化问题、跨语言类型学研究等,讲述了该方向的广泛应用前途。分享过程中,张老师还结合相应研究对象,提供了最新的参考文献和相关语料资源,便于感兴趣的老师参照借鉴。
匡晓文老师以三亚公共场所标识标牌调查为主,讲述了自己将翻译专业知识与具体社会语言应用现象相结合开展相关调研的经历。结合自己前往三亚实地调查相关标识标牌中的所见所闻,从国家标准层面,总体评价了当地语言标牌英译的较高规范程度,同时也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图形符号不符合标准规范要求的现象,以及英语拼写、翻译、排版、冗余等方面的一些不足和问题。结合一系列具体标识标牌案例,匡老师还解释了翻译实践活动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内容,进而引出语言景观的话题,建议海南国际自贸港相关标识标牌及专有名词的英译表述应该考虑外宣与接受的便捷性。最后,匡老师还分享了基于翻译实践调查可进一步加深研究的科研主题和方向,建议更多的关注海南本土文化的英译实践与传播研究。
刘汉军老师分享了省社科项目《大侨务观引领下的东南亚侨务公共外交发展研究》的执行和结项经验。刘老师指出,侨务工作向来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侨务工作对于团结海内外华侨华人,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海南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中国著名的侨乡,拥有丰富的侨务资源,利用好这样丰富的侨务资源对于推动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海南的对外交流合作具有不容低估的作用。为了增加对海南侨务公共外交发展的认知,更好地发挥侨务资源在海南新发展阶段中的作用,本研究聚焦于东南亚的琼籍华侨华人,探讨在新形势下东南亚海南侨务公共外交的特点及发展路径。在实践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刘老师总结概括了海南进一步推进侨务公共外交的特点、优势以及相应的对策建议。
据悉,依托国家一流本科课程“高级英语”(2020年)和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022年)建设基础,英语系针对本系师生已举行多场次研讨沙龙,旨在搭建系内师生交流学习平台,进一步推动团队建设与发展。